2017 AID Winter
台灣好新聞報 >> 台南市後壁國小海外華裔青年戶外觀摩教學 體驗「學甲濕地生態園區」
  Next Page--> 1   2   

 
       從美國加州來的八位高中青年,帶著熱忱活潑有趣的課程遠渡重洋,本月11日在台南市後壁國小的學子們帶來一場豐富的英語饗宴,17日利用備課時間到戶外觀摩教學,由校長吳建邦率領特別到「學甲濕地生態園區」參觀,了解如何讓地層下陷區衍生形成濕地的原因,並且觀察夏季鳥類及招潮蟹、認識濱海植物,她們幾乎都是第一次親近自然環境、看到自然形成的濕地環境,咸認是一場不錯的濕地生態之旅。

與往年所不同,後壁國小的營隊,除了美國加州來的八位高中青年,也邀請後壁高中的高中志工(ta)(Teacher Assistant)與華裔青年共同合作。甫從後壁高中畢業的顏鏡峰,蕭怡瑩,林靖蕙三位同學,先前也擔任2015以及2016年空中英語教室雙語品格營的高中志工(ta)。

一行人到達「學甲濕地生態園區」後,由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理事長邱仁武及副總幹事黃永豐等人負責接待及導覽解說服務。華裔青年志工,對於學甲濕地如何形成相當好奇,副總幹事黃永豐解說指出,學甲濕地鄰近北門區南鯤鯓代天府的筏仔頭聚落,因為位處急水溪畔,溪水經常氾濫,當地民眾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遷村到學甲區光華里,所屬的耕地因為地層下陷長期沉浸於溪水中,形成一大片濕地。由於無法耕種,農民只好選擇休耕,沒想到在人為干擾消失後,不少鳥類時常聚集於此,濕地生態也逐漸豐富起來。

理事長邱仁武說,一般人是把濕地變成農田,在學甲這邊卻是把農田變成濕地。以前的桑田變成滄海,幾處賞蟹區的各種蟹類正是學甲濕地長期監測最佳的生物指標,每當退潮時各種蟹類爬出洞口覓食、求偶或打鬥,非常容易可以目睹觀察,而且是很適合大小朋友戶外環境教育的活動場所。
隨後,學會人員還以高倍數望遠鏡讓他們親眼目睹許多夏候鳥類,還在沼澤地目睹各種螃蟹以及在紅樹林泥攤上的彈塗魚等、還有包括鹽定、紅樹林等許多濱海植物等。一行人,對於沿海地區的生態及學甲濕地有更深層的認識與了解,認為不虛此行。
記者邱仁武  7/17/2016
Next Page--> 1   2